-
中 国 舞 蹈 创 作 现 状
1、舞蹈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有两张皮、空对空的情况,无法引起实践者的兴趣;2、舞蹈理论缺少全方位的关照,对边缘性、交*性学科研究不够;3、对舞蹈方法论的研究不够,对人类学和田野调查的重视有待提高;4、舞蹈史研究缺少断代与...
2018-11-08698 0 -
新时期中国小剧场话剧舞台美术简论
当时的小剧场话剧运动虽然是在较小的观演空间进行的演出,但其观演模式还是传统镜框式舞台结构。真正的小剧场话剧是从80年代开始的。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是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使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走向低谷。困境...
2018-11-08688 0 -
中国舞蹈之原始舞蹈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远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记忆范围。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天问》中,就天、地、人三界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首先提出的一个疑问就是――世界之初,混沌一片,那时的情况是谁传下来的...
2018-11-081083 0 -
民间舞的兴盛
周室由盛而衰,随着西周统治者权力的崩溃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民间乐舞以其清新活泼,富有生命力的锐气,取代了僵化了的雅乐。春秋战国民间歌舞的兴盛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它吸引着男男女女无冬无...
2018-11-08845 0 -
工艺精品,汉风长存
汉代的陶俑、陶楼、玉雕、木雕上的乐舞都显示了博大恢宏的汉代舞风。山东济南无影山汉墓出土了一组乐舞俑,其中,一男子似今天的节目主持人,二女子长发披肩,头顶挽椎髻,着横条长袖衣,相对而舞。台正中一男子下腰,旁一人翻跟斗,前排...
2018-11-08692 0 -
羌 族
羌族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意为“本地人”、“人民”,“日”为发语词,无实意,“麦”或“玛”为实词。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羌语),可分为...
2018-11-08830 0 -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五)
(五)发展对策(1)基本保持国家建立的文化组织机构。根据人口的多少,设立专业文化工作者的岗位。年年考评,竞争上岗。用量化标准评定工作成绩。(2)对各级政府组织的民间艺术节和民间自发的民间艺术节活动,要给以政策和资金上...
2018-11-08756 0 -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四)
(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我们追求的成功目标。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贵州苗族舞蹈两个效益取得的骄人成绩。它是可喜可贺的,也是令人振奋的。但是,在总结成绩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尤其是改革开放之...
2018-11-08798 0 -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三)
(二)建国、改革开放后苗族舞蹈的发展建国后到改革开放,黔东南民间舞蹈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内载品质,外部形象都产生了历史性的革命,与传统苗舞拉开了距离,获得了多种层次的发展进步。这种古老的民族民间舞...
2018-11-08856 0 -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二)
(一)黔东南基本情况、及民间舞蹈的社会历史情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30302平方公里,人口422、49万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8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黔东南地处云贵...
2018-11-089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