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舞蹈教研
- 舞蹈知识
 - 2023-05-02
 - 507
 
课题成果形式: 
1、专题总结 
2、教育活动系列设计 
问题的指出 
幼儿舞蹈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不仅能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教育家活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的重要性。对身体来说,舞蹈可以强身、健体、纠正错误姿态、调整肌肉、加强动作准确性,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幼儿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儿童的个人言行、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还要精神集中,身体才能按规定的形式舞动。幼儿学习舞蹈,不仅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成 
长,而且对提高他们的智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我园大班幼儿的发展现状看,幼儿喜欢参加韵 律活动,但在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时,缺乏胆量与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幼儿舞蹈的技能应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拟定这一课题主要在于探究激发幼儿运用舞蹈动作大胆表达音乐情绪的有效手段。 
研究目标 
1、探讨并形成反映儿童生活情趣,表达幼儿情感,适合幼儿身体动作的舞蹈内容系列。 
2、培养幼儿大胆运用舞蹈动作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3、探究以舞蹈动作表达音乐情绪的有效的教育手段。 
4、促进幼儿舞蹈才能的发展及幼儿的交往、合作与创造思维能力。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观察法、测试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研究对象: 
以本园大(一)班为实验班,大( 二)班为对照班,两班幼儿的年龄、人数大致相等,教师的综合素质基本相当。 
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 研究准备阶段(9月10月) 
1、 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 
2、 组织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3、 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测量指标 
(二) 实施阶段 
1、 第一阶段 
(1)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前测 
(2) 进一步收集有关舞蹈的教育资料(录相带、VCD、磁带) 
(3) 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编择教材。(11月份每天安排有20分钟的基本功练习时间,12月份每周安排两次基训,1112月份均结合基本舞步的学习和舞蹈作品的欣赏) 
(4) 每月研讨一次,组织小组成员现场观摩研讨 
(5) 进行第一阶段成果小结并汇报交流。 
2、 第二阶段(26月) 
(1) 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研究、及时修改课题计划。 
(2) 针对幼儿舞蹈技能的发展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3) 引导幼儿学习行进队形的变换及集体舞,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24月份) 
(4) 引导幼儿根据相应的音乐情绪表演舞蹈动作。(5月份) 
(5) 按评定标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后测。(6月份) 
(三) 
总结阶段(2002年6月底至7月)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与呈示。 
2、撰写论文,汇编 
教案及反思记录。 
3、参加省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大班幼儿舞蹈表现力培养的活动计划 
月 份 
活 动 目 标 
活 动 准 备 
活 动 内 容 
环 境 创 设 
十一月份
1、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 激发幼儿模仿成人动作的兴趣 
3、 初步学习看图示作动作。 
1、 事先联系好参观事宜。 
2、 录相带、照相机。 
3、 请幼儿收集有关成人劳动的图片 
1、 参观:①采柑②割水稻 
2、 欣赏舞蹈:采柑乐 
3、 迪斯科的学习 
4、 基本动作:跑跳步、踵趾步、踏点步、踏跳步 
5、 每天半小时基训。 
1、 音乐角: 
投放迪斯科乐曲 
2、活动室张贴参观所拍的照片及相关图片。 
十二月----一月份
1、 加强幼儿常用舞步的学习。 
2、幼儿能在音乐伴奏下大胆协调地做动作。 
1、 教师熟悉幼儿的常用舞步。 
2、 有关的磁带、录相带。 
1、 基本动作: 
三步一踢、交替步、娃娃步、小铃铛步、秧歌十字步、跑马步、登山步、弹簧步 
2、 欣赏⑴ 
幼儿舞蹈 
⑵观摩:《小孔雀飞来了》 
1、表演角: 
提供幼作自制或2、收集来的道具. 
活动室布置傣族舞蹈的动作及手形的图片 
活 动 目 标 
活动准备 
活 动 内 容 
环 境 创 设 
三月份
1、 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手形。 
2、 能在音乐伴奏下将生活动作舞蹈化。 
3、 加强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 
4、 欣赏不同性质的乐曲。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 
幼儿感受、领会动作的变化。 
1、律动: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欣赏:即兴舞蹈。 
3、命题动作:照镜子。 
4、创编活动。 
1、 音乐角: 
提供相关乐曲 
2、贴幼儿活动的照片。 
四月份
1、 引导 
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变换队形。 
2、学习12个集体舞。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4、激励幼儿舞蹈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 
有关磁带及录相带。 
1、 学习队形:插花队形、二龙吐须形、圆心辐射等。 
2、学习集体舞: 
《嘀哩嘀哩》 
3、欣赏:幼儿集体舞 
4、创编活动:《郊游》。 
1、 表演角: 
提供道具 
2、 音乐角: 
投放相关乐曲及队形变幻图示 
五----六月份
1、 增强幼儿舞蹈过程中的情感表现能力。 
2、 能在音乐伴奏下大胆地、表情地创造性表演。 
录像带、磁带、队形图。 
1、 欣赏《小鸭的舞》《骑马》 
2、 游戏:《影子和我一起舞蹈》 
3、 创编活动。 
1、搭建小舞台。 
2、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看电视节目《酷酷小童星》 
大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评定指标 
1、指导语 
现在老师请你听一段音乐,听完以 
后,请你为音乐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乐曲约3045”) 
2、 评定标准: 
等 级 
好(√) 
中(△) 
差(×) 
表现力
胆量方面
无需教师的言语鼓励就能大方地做动作。 
经老师的言语鼓励后而做动作。 
经老师言语鼓励后仍不敢表现自己。 
动作方面 
手脚协调的配合,表情自然、完整表现乐曲。 
动作断断续续,较不协调,表情较紧张。 
只作手或脚的动作,没有表情。 
创造性方面 
能以个性化的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体验。 
所作动作能表现乐曲的情绪,但不完整。 
动作简单与乐曲情绪不符。 
大班幼儿舞蹈表现力测查记录表 
姓 名 
胆 量 
动 作 
创造性 
表演时间 
××× 
××× 
… 
注:针对评定标准,好的打“√”,中的打“△”,差的打“×”表演时间为幼儿实际动作时间。 
资 料 索 引 
1、《幼儿园创造性教育活动设计》(袁爱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2、《幼儿园舞蹈 
活动设计》(江玲主编) 
南京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3、《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艺术”(中、大班)》 
(许卓娅、孔起英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4、《舞蹈》 (王占春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 
5、“关于幼儿个体兴趣水平的评价”(刘俐敏著) 
摘自《幼儿个体发展评价入门指导》P215-222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6、“集体舞蹈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 
摘自《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P238-240 
7、“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1997年工作总结(会议记要)”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56-58 
8、“谈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1998.5 P34-35 
9、“韵律活动教学初探”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1998.6 P51 
10、“幼儿歌舞的基本表现方法” 
“幼儿表演性舞蹈的设计编排” 
摘自《学前教育文萃》2001.1 P18-21 
11、“幼师学生舞蹈创、编、导能力培养浅谈”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1999.4 P44-45 
12、“帮助幼儿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 
摘自《学前教育》2001.1 P10-11 
13、“浅谈兴趣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0.5 P14-15 
14、“如何在中班开展动作创编活动”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1.2 P56 
15、“创编幼儿团体体操的几点体会”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1.2 P57 
16、“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摘自《泉州教育》200 
1.6 P36 
17、“略谈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0.2 P61 
18、“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0.2 P58-59 
19、“幼儿园应重视舞蹈教育”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1.3 p66 
20、“谈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01.5 P69 
21、“我教幼儿创编舞蹈” 
摘自《学前教育》2000.4 P15-16 
22、“浅谈如何培养 
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结构与形式”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 1999.2 P54-55 
23、“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分目标” 
摘自《学前教育文荟》2001.1 P9-10 
24、“音乐审美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P33-23)“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初探”(P257-261) 
摘自《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本文链接:https://www.wudao8.com/21969.html
上一篇:让幼儿跳自己的舞
下一篇:建议您的孩子4岁开始学习舞蹈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